正在加载中

新闻动态

  • 购买销售或使用窃听bai设备、窃照器材是不合法的,du完全影响了市民的zhi隐私和生活。在我国的《dao刑法》、《国家安全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生产和销售具有窃听功能玩具的通知》 都有明确的规定,商家、个人如因非法销售、购买使用此类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来说,密拍密录设备大多是一些无生产厂家名称... 查看全文

  • 有个新闻,一定要警惕。日本要加入五眼联盟成为第六只眼。可能还有很多小伙伴不太了解“五眼联盟”是个什么东西,这里简单说明一下。“五眼联盟”(FiveEyes,缩写为FVEY),最初是二战时为了破解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情报,美国和英国建立的秘密监听机构。二战后该机构又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吸纳进来,于1948年,美、英、加、澳、新五国共同签署电子间谍网络协议。这五个国家组成的情报间谍联盟内部实现互联... 查看全文

  • 安装窃听器材跟踪同僚,在官场极为少见,可也并非个案。多数时候,此类人在官场被称为“没有正治规矩”。2014年,时任广东省汕头市公安局潮南分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的郑绍鑫,指使其司机和朋友将GPS定位设备安装到原汕头市潮阳区区委书记陈新造乘坐的超标套牌车底盘下,以锁定陈新造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的情况,对其进行拍摄取证。在获得“有关证据”后,郑绍鑫上传网络,并实名举报了陈新造。郑绍鑫拍摄的陈新造(左一)... 查看全文

  • “《环球时报》6月29日报道:澳情报安全部门对中国大肆开展技术窃密活动由来已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驻澳大使馆在修建过程中,澳大利亚情报安全部门借机“暗动手脚”。使馆投入使用后,中国有关部门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建筑内部被澳方安装了大量窃听器材。包括当时最先进的拾震式窃听器和高频低频电磁感应式窃听装置,几乎覆盖了每层楼板,甚至连使馆储藏室也未能幸免,以至于中国政府只能在澳重建使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 查看全文

  • 生活中发现窃听痕迹认知解答... 查看全文

  • 记者暗访特工器材网上生意业务市场:发短信可偷拍... 查看全文

  • 在电视新闻媒体上在陌生人家中发现窃听、窃视设备的报道多了去了,很多人也会置疑自己的家中是不是被窃听设备了窃听了呢?那该怎么对这种情况进行必要的排查呢?... 查看全文

  • 《窃听风云》是2009年的卖座电影,当中主角利用高科技侦讯,揭露香港股市内幕的情节,至今10后,仍然令人津津乐道。故事揭示了窃听行为尤如双面刃,为执法者提供破案线案,亦可作为不法份子的犯罪帮凶。... 查看全文

400-806-9611

周一至周日 9:00-18:00(仅收市话费)

售后服务